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今年共16件大事冲击楼市,2015年房价将会怎么走?

发表于2015-01-06

>>>2014年即将走完,今年的发生了太多的事情,限购松绑、930新政、不同区域的利好政策等影响这居民的买房。本篇文章就为你盘点2014年影响买房的十六件大事,2015年这些大事又会怎么影响楼市。

 



1、限购松绑刺激需求


2014年楼市开局不利,销售下滑严峻。哀声一片中,各地政府陆续限购松绑,拉开了今年的第一波救市潮。从6月26日呼和浩特第一个正式发文取消限购开始,各地陆续加入到限购松绑或取消的队列中。到9月26日珠海放开限购,全国46个限购城市中仅剩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和三亚5个城市未取消限购


业内人士点评:虽然单纯放松限购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库存高企、供需不平衡的局面,但限购是应对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一支“强心剂”,能够在短期内刺激需求集中爆发,但由于市场预期看弱、信贷偏紧等原因影响,持续性需求动力不足,难以扭转当前市场的整体低迷态势。


发表于2015-01-06

4、全国70城房价连续三月无一环比上涨 成交创新低


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,上个月这些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没有一家上涨,仅南京、合肥、深圳房价环比持平,其余则全部下跌。这也是继今年9、10两个月后,我国连续第三个月出现房价无一环比上涨的状况。多数购房者对后市预期不稳,继续保持观望。供需双方之间博弈加剧,成交量创历史新低


发表于2015-01-06

5、自住房入市 从追捧到遇冷


“你申请自住房了吗?”这句话或许是今年上半年购房者中提及率最高的。从去年年底恒大御景湾开始接受申请起,自住房就成了北京楼市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。低于区域均价至少三成的单价,不过200万元的总价,自住房成功吸引了所有有购房资格人的注意,几十比一的申购比例也曾让开发商将自住房看做回款利器。然而一年时间运行下来,自住房对购房者的影响已发生巨大变化,除了核心区自住房外,申购家庭在大幅缩水,中签优先家庭的弃购比例显著上升,更有部分自住房有剩余房源向全部购房者开放销售,自住房这个曾经被认为是房价“鲶鱼”的楼市特殊产物自己的生存似乎也出了问题。

发表于2015-01-06

6、首都副中心、首都机场、自贸区区域利好促涨房价


12月,借助首都新机场炒作的开发商与地方政府迎来了特大喜讯:首都新机场落定,并于当月26日开工建设。这一重大利好,不仅让楼市遇冷所导致的京郊房产积压状况有所缓解,同时也促热了大兴、廊坊等地房地产的交易。


自贸区设立带来了新的政策红利,与其息息相关的房地产行业受益颇多。“自贸区的设立,对土地价格也是一个推动,从而间接影响该区域的房价。对周边高端市场的推动会更明显一点,因为设立自贸区,本身就能推动改革,推动经济水平的提高,对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,从而吸引高端国际化企业入驻这个版块。”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龚敏表示,自贸区的设立对房地产市场主要是带来中长期的影响


同时,网上盛传一条“保定可能成为国家政治副中心”的消息,也让保定楼市都激动一下,掀起了买房热潮


发表于2015-01-06

7、各地普通住宅新标准出台


10月,北京市继2011年后再次调整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:五环内为单价39600元/平方米、总价468万元;五环到六环为单价31680元/平方米、总价374万元;六环外为单价23760元/平方米,总价281万元。单价、总价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可。与此同时, 11月上海也开始执行新的更宽的普通住房标准,由于符合普通住房标准的房源数量将增多,业界普遍预计这将利好楼市。普通住房标准调整后,不仅提高了购房者对后期楼市的信心,也对稳定楼市行情有很好的帮助,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将稳步回升

发表于2015-01-06

7、各地普通住宅新标准出台


10月,北京市继2011年后再次调整普通住房的认定标准:五环内为单价39600元/平方米、总价468万元;五环到六环为单价31680元/平方米、总价374万元;六环外为单价23760元/平方米,总价281万元。单价、总价两个标准符合其一即可。与此同时, 11月上海也开始执行新的更宽的普通住房标准,由于符合普通住房标准的房源数量将增多,业界普遍预计这将利好楼市。普通住房标准调整后,不仅提高了购房者对后期楼市的信心,也对稳定楼市行情有很好的帮助,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将稳步回升

发表于2015-01-06

8、股市大涨 卖房买股风再起


今年下半年,一直让投资者“闹心”的国内股市开始走强,特别是近两月,久违的大涨再现A股市场。从11月20日,上证指数自2443点启动,逐步攀升,仅一个月时间,上证指数已攀升至3127.45点,逼近5年内新高。节节攀升的股市另一端,是持续低迷的楼市,挥别了过去几年的大涨,楼市在2014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,从三成上市房企未完成既定销售任务即可见一斑。


相关信息:股市大涨与楼市低迷对比下,“卖房炒股”论再现江湖。11月26日,国泰君安证券2015年投资策略会上,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提出,“如果你有多余的房子,赶快把房子抛掉买股票。”该观点一提出,迅速登上热门话题榜,引起广泛讨论。而凤凰房产一项“您认为应该卖房炒股吗?”的调查上,回答“会”的网友也占到了21%。不得不承认,“卖房炒股”正在成为投资者的一种选择

发表于2015-01-06

9、公积金异地互认 活跃市场


继限购松绑和贷款新政之后,相关部分发文,对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,不仅要求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,还取消了公积金贷款多项收费。在一系列“救市”举措之下,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情绪高涨,购房意愿回升。专业人士认为,公积金贷款部分费用的取消,体现了刺激需求的政策思路,还利虽小却可活跃市场

10、入学划片降温学区房


老人与孩子,在很多商业机构眼里是摇钱树,尤其是孩子的教育,无数父母为之甚至不惜倾尽身家。不管中国楼市多低,学区房就像是一个神话,只见涨没见跌。关于为什么学区房这么抢手的问题,一位教育专家一语道破原由:“购买学区房基本稳赚不赔,价格持续飙升,孩子使用完名额,出售时又能赚一笔。即使长期持有,仍然可被视作是一项稳定的投资”。而之前北京市教委主任一句:“北京市教委正在细化就近入学的标准。”让抗跌的学区房一下子遇到了隐患。由于划片范围有变,学区房只涨不跌的现象不再部分学区房量价齐跌。准备购买学区房的家长开始观望,原本打算出手的也开始犹豫。


上一页|1|
/1页